回家了


裁判够性格
zidane更够性格
Meterazzi脚下暗算一流,头上功夫一流,嘴上功夫还一流
一场沉闷的决赛,一场充满失误的决赛
开始遥想4年后的南非了,其实结局都是苍白的,关键在于你如何享受中间的过程,想想64场比赛中,那些赏心悦目的配合,那些匪夷所思的进球,那些滑稽可笑的细节,那些失落的泪水,那些骄傲的喜悦,你就能淡忘这个枯燥的结局。
自己支持的西班牙再一次大赛疲软,伪巴西的现形,一支没能第三次回到柏林,却赢得了整个世界的德国,葡萄牙黄金一代在三四名决赛的最后绝唱, Messi和Riquelme的那个生日,Puyol的那个马赛轮转,Cesc最后的泪水,肥罗射进第15球的那一瞬间……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去铭记,也许这样,我们才能说,我们经历了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。
现在,结束。
德国倒下了,并不因为坐阵主场就能赢得幸运女生的亲睐, 它就能按照赛程的安排三顾柏林,意大利延续了他们在加时赛的优异战绩,将德国秒杀在唾手可得的点球前。葡萄牙倒下了,并不因为此前突变为喜鹊的贝利特加庇护,它就能突破66年的瓶颈,而法国再一次依靠Henry和Zidane的闪光跌跌撞撞的过关。两只赛前几乎被忽视的传统强队,高傲地在柏林会师。
这是一届没有冷门的世界杯,但没有冷门不意味着不遵从潜定律:
1,列强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和他们的赛前被看好程度成反比。
2,最具观赏性和革新性的球队会有好成绩,但不会有冠军。
历届世界杯都可以证明潜规律1,62和70除外。
克鲁伊夫时代的荷兰,普拉蒂尼时代的法国,80年代的巴西,82年的波兰,以及本届的德国,阿根廷和葡萄牙都可以佐证潜规律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