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灵感
前两天城市中下着朦朦的细雨,今天终于告别了湿漉,但我还是把自己封闭在这个小房间中,翻看着一些前段时间错过了的电影,从镜头中寻找灵感,从镜头中寻找上街拍照的勇气。明天,带着镜头,去寻找自己的城市。
前两天城市中下着朦朦的细雨,今天终于告别了湿漉,但我还是把自己封闭在这个小房间中,翻看着一些前段时间错过了的电影,从镜头中寻找灵感,从镜头中寻找上街拍照的勇气。明天,带着镜头,去寻找自己的城市。
记得最先接触blog这个概念的时候,有种比较易于理解的解释叫网上日记,把小本子上的东西搬到网上来,就成为了一个blog。
日记本一般是私密的,就算传阅也只在最信任的朋友中间。而blog则对全世界开放。任何一个人,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,只要拥有一台连接入internet的电脑,只要他能读懂这晦涩的象形文字,他就能了解在这个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夹缝中的小城里,有一株苔藓正在将他的思想通过键盘敲击进世界。
写作的过程依然是私密的,每一个字都是发自你的内心,不同于笔端的严整,可以反复修正,直到完美。但只要一发布,你的思想就必须经受任何可能的ID的考验。有人说网络时代缺少深思,但思想的过程中,却不能缺少新鲜的空气,而网络恰恰能带来另一个世界的思维。
把前段的时间的分写想法发布出来之后,便感受到了这种新鲜的空气。其实有categories,有tag,再乱的大杂烩在它们的梳理也不会乱条,似乎我还在用1.0的思想在做2.0的事。今天,苔藓决定还是不分了,毕竟,一个人在现实中是一个人,表现在自己的blog上也应该是一个。还是geowhy和msn互为镜像吧。虽然msn在XJB事件中的表现很是……,不过someone说的对,相对国内的BSP,msn限制少太多了。
记好这本日记本
考试期间就一直在想,思想放在不同的角落,自己关心的东西太多,想到的东西太杂,投射在自己的blog上,感觉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大杂烩。
于是定了好几种的分类方案,最后觉太多太累,还是采用了比较简单的感性理性分类法,一个感性的苔藓,回归原本的自我,记录自己,一个理性的苔藓,继续升华自我,记录社会。感性的思维独立了,不会受到理性的压抑,理性的思想独立了,不会受到感性的干扰。重要的是,blog上的苔藓正在一步一步现实中的自己。
等待:生命大爆炸的时节